Climate Change Data Portal
国际机构联合发布《二十国集团无碳电力》综合报告 | |
原文题名 | Carbon-free Electricity in G20 Countries: Status and the Way Forward |
国际能源署(IEA)和韩国能源经济研究所(Korea Energy Economics Institute) | |
译者 | 刘莉娜 |
发表日期 | 2025-04-11 |
原文网址 | 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7acaeb75-f06b-486e-b0de-14294c1c5660/Carbon-FreeElectricityinG20Countries.pdf |
正文 | 4月11日,国际能源署(IEA)和韩国能源经济研究所(Korea Energy Economics Institute)联合发布题为《G20国家的无碳电力:现状与前进方向》(Carbon-free Electricity in G20 Countries: Status and the Way Forward)的报告,通过分析二十国集团(G20)在无碳电力领域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报告中对无碳能源(carbon-free energy)的界定范围,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水电和氢能等。这些能源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因此将其产生的电力称为无碳电力。报告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G20国家无碳电力发展现状。①无碳能源的发展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②各国无碳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国家以水电(如巴西)或核能(如法国、韩国)为主,一些国家则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③G20国家普遍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和装机容量目标(如表1所示)。这些目标反映了各国对无碳电力的重视和承诺。例如,欧盟计划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42.5%,并致力于提高至45%;印度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与2022年相比,将新增装机容量约500 GW(吉瓦)。 (2)面临挑战。①电网设施不足与整合难题。随着无碳电力占比的增加,电网需要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来应对可再生能源产生的间歇性问题。G20中的一些国家其电网基础设施老化,缺乏足够的互联性和储能能力,导致可再生能源并网困难,甚至出现弃风弃光现象。例如,印度尼西亚因电网基础设施不足,许多可再生能源项目无法及时并网发电。②项目初期投资成本高昂与融资难题。无碳电力项目在初期的投资成本通常较高,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建设、储能系统部署以及电网升级改造。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融资难题成为制约无碳电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和融资渠道,无碳电力的发展速度受到限制。③社会接受度与公众认知。无碳电力项目(如风力发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建设往往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并可能对当地环境和景观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gcip.llas.ac.cn/handle/2XKMVOVA/31170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国际能源署(IEA)和韩国能源经济研究所(Korea Energy Economics Institute). 国际机构联合发布《二十国集团无碳电力》综合报告. 202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