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hange Data Portal
联合国发布首份记录干旱危机的里程碑式报告 | |
原文题名 | The Global Threat of Drying Lands: Regional and Global Aridity Trends and Future Projections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 | |
译者 | 秦冰雪 |
发表日期 | 2024-12-09 |
原文网址 | https://www.unccd.int/news-stories/press-releases/three-quarters-earths-land-became-permanently-drier-last-three-decades |
正文 | 12月9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在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布首份记录干旱危机的里程碑式报告《旱地的全球威胁:区域和全球干旱趋势及未来预测》(The Global Threat of Drying Lands: Regional and Global Aridity Trends and Future Projections)称,与1961—1990年相比,1991—2020年全球77.6%的土地经历更干燥的气候条件,旱地面积扩大约430万平方公里,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 1 全球干旱趋势 1991—2020年,全球77.6%的土地经历更加干燥的气候条件,其中,整个欧洲、美国西部的部分地区、巴西、亚洲部分地区(尤其是东亚)和中非等受干旱趋势影响特别严重,剩余22.4%的土地则比以往更加潮湿,如美国中部、安哥拉大西洋沿岸和东南亚部分地区。 全球40.6%的土地属于旱地,高于1961—1990年的37.5%,旱地面积扩大约430万平方公里,南苏丹和坦桑尼亚的土地转变为旱地的比例最高,中国的非旱地转变为旱地的总面积最大。智利阿塔卡马、非洲撒哈拉和纳米比亚、中国和蒙古戈壁等9.1%的沙漠属于极度干旱地区。 2020年,全球25%以上(约23亿)的人类生活在干旱地区,比1990年增加1倍,亚洲和非洲分别约有13.5亿人和6.2亿人生活在干旱地区。预计在后果最严重的气候变化情景下,到2100年,将有50亿人生活在干旱地区。 2 解决干旱问题的建议 (1)加强干旱监测。将干旱衡量标准纳入现有的干旱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变化,在情况恶化之前指导采取干预措施。新的“干旱可视化信息工具(Aridity Visual Information Tool)”等平台可以为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数据,从而发出预警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标准化评估可以加强全球合作,为地方适应战略提供信息。 (2)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减轻干旱加剧的影响,尤其是在脆弱地区。创新、全面、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方法需要考虑某一地点的土地利用情况如何影响其他地点的土地使用,将抵御气候变化或其他冲击作为优先事项,同时,鼓励土著和当地社区以及各级政府积极参与,并获得各方支持。 (3)投资提高用水效率。干旱地区稀缺水资源的管理可以考虑雨水收集、滴灌和废水回收利用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增强脆弱社区韧性。重视地方知识、能力建设、社会公正和整体思维,采取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制度,保护人权,确保问责制和透明度。通过能力建设计划、财政支持、教育计划、气候信息服务和社区驱动倡议确保受干旱影响最严重的人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 (5)制定国际框架、开展国际合作。国家适应计划必须将干旱与抗旱规划相结合,制定应对水资源和土地管理挑战的统一战略,确保国家政策与国际目标保持一致。例如,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土地退化“零增长”等框架的推动下,进行全球层面的跨部门合作,推广解决方案。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gcip.llas.ac.cn/handle/2XKMVOVA/311377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 联合国发布首份记录干旱危机的里程碑式报告. 202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