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hange Data Portal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绿氢成本有望在2050年降至0.65美元 | |
原文题名 | Global Hydrogen Trade to Meet the 1.5 ℃ Climate Goal: Green Hydrogen Cost and Potential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 | |
译者 | 秦冰雪 |
发表日期 | 2022-05-20 |
原文网址 | https://irena.org/publications/2022/May/Global-hydrogen-trade-Cost |
正文 | 5月20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题为《实现1.5 ℃气候目标的全球氢能贸易:绿氢成本和潜力》(Global Hydrogen Trade to Meet the 1.5 ℃ Climate Goal: Green Hydrogen Cost and Potential)的报告,估算了全球34个地区的绿氢生产成本和潜力,探讨了2030年和2050年全球成本变化情况。报告表示,到2050年,在最乐观的成本假设下,最佳产地的绿氢生产成本可降至0.65美元/千克,而较为保守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也能达到1.15美元/千克。 报告指出,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生产氢能(绿氢)是最可持续的制氢技术,获取的绿氢可以帮助钢铁、化工、长途运输、航运和航空等能源密集型、难以脱碳的行业实现净零排放。与化石燃料和其他低碳替代技术相比,绿氢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成本高,因此,必须削减生产成本,使其具有成本优势。随着更高性能的技术创新、全球规模化的项目部署、更大的电解槽工厂运行以及作为主要成本驱动因素的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持续下降,预计未来10年内,绿氢生产成本将与化石燃料制氢相差无几。 报告采用地理空间分区方法,以约1 km2的面积大小对全球34个地区进行划分,基于各地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陆上风能和海上风能)发电技术与电解槽最佳配置预测最低的生产成本,潜力评估则取决于可利用(排除保护区、森林、湿地、生产生活区和缺水地区等)的土地。预计到2050年,实现能源系统的净零排放大约需要14太瓦(TW)的太阳能光伏,6 TW的陆上风能和4~5 TW的绿氢,其中,绿氢的技术潜力约为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20倍。 报告表示,在34个地区中,韩国和日本受领土性质影响,可供建设绿氢项目的土地仅为10%左右,预计到2050年,韩国将需要利用约1/3的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日本则需要380吉瓦(GW)太阳能光伏和180 GW陆上风能,但实际上这些可再生能源大部分将用于生产电力,未来的绿氢生产可能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其他需要相对较高份额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国内氢能需求、但较多领土不适宜建设绿氢项目的国家分别是沙特阿拉伯(94%,缺水)、印度(约89%的土地被排除在外,主要是由于人口密度、耕地、热带草原和森林)、中东(83%,缺水)、德国(66%,森林和耕地)、摩洛哥(63%,缺水)、意大利(62%,坡度、人口密度和耕地)和亚洲其他地区(61%,缺水)。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gcip.llas.ac.cn/handle/2XKMVOVA/260796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绿氢成本有望在2050年降至0.65美元. 202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