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ortal
2005~2015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性制图
冉有华; 李新; 程国栋; 南卓铜; 车金星; 盛煜; 吴青柏; 金会军; 罗栋梁; 唐志光; 吴小波
发表日期2021
ISSN1674-7240
卷号51期号:02页码:183-200
中文摘要连续性分类系统的适用性与数据匮乏是过去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制图的两个主要问题.文章基于高海拔多年冻土稳定性分类体系,在模型对比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集合模拟了划分多年冻土稳定性的年平均地温,生产了空间分辨率为1km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性分布图.制图中使用了青藏高原2005~2015年间共237个钻孔年平均地温(年变化深度处温度)观测数据,利用统计学习方法融合了地面观测与遥感冻结指数、融化指数、积雪日数、叶面积指数、土壤容重、高程和高质量的土壤水分再分析资料.该图显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约115.02(105.47~129.59)×10~4km~2,其中,极稳定型(<-5.0℃)、稳定型(-3.0~-5.0℃)、亚稳定型(-1.5~-3.0℃)、过渡型(-0.5~-1.5℃)和不稳定型(>-0.5℃)多年冻土面积分别为0.86×10~4、9.62×10~4、38.45×10~4、42.29×10~4和23.80×10~4km~2,分别占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0.75%、8.36%、33.43%、36.77%和20.69%.以模拟的多年冻土稳定性分布图为基础,定义了划分多年冻土稳定型的遥感年平均地表温度和冻结数标准,这两个标准对于多年冻土稳定型的划分结果一致性分别达到69.6%和75.3%,对于多年冻土范围划分的一致性分别达到了90.1%和91.8%.
关键词高山多年冻土第三极遥感机器学习
语种中文
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来源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gcip.llas.ac.cn/handle/2XKMVOVA/240332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昌工程学院理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冉有华,李新,程国栋,等. 2005~2015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性制图[J].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2021,51(02):183-200.
APA 冉有华.,李新.,程国栋.,南卓铜.,车金星.,...&吴小波.(2021).2005~2015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性制图.中国科学:地球科学,51(02),183-200.
MLA 冉有华,et al."2005~2015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性制图".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51.02(2021):183-20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冉有华]的文章
[李新]的文章
[程国栋]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冉有华]的文章
[李新]的文章
[程国栋]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冉有华]的文章
[李新]的文章
[程国栋]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