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ortal
闪电辐射源定位和HF/VHF频段辐射频谱特征的观测研究
项目编号40375004
董万胜
项目主持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开始日期2004
结束日期2006-12-31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本研究以宽带干涉仪系统为基础,辅助于高时间分辨率的宽带和窄带辐射测量设备,实现闪电通道发展和VLF/VHF辐射特征的同步观测,以期得到闪电整体和一些典型子放电过程对应的HF/VHF频段的辐射频谱特征和云内闪电通道发展的同步观测资料。对雷电电磁脉冲的定量化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特征及其辐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的手段,对闪电起始阶段和一些云内典型子放电过程的激发和传输机制,以及一些特征参量(如云内放电通道电流)进行研究探讨。本研究可进一步深化人们对云内闪电通到发展特征、雷电电磁脉冲特征及其辐射机理等方面的认识,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原理与方法的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或潜在的)实用价值。
【结题摘要】利用闪电宽带干涉仪,闪电磁场宽带、窄带测量系统等先进设备,结合人工引雷和雷达观测,获得了大量高时间分辨率雷电电磁脉冲时域波形和闪电辐射频谱的多参量同步观测资料。研制了专用于闪电电磁辐射探测的宽带测量系统;进行了闪电放电过程中辐射源的三维定位研究。研究发现,云闪dE/dt的平均功率谱在1MHz以下随频率增加,而在1-20MHz之间按f-1 减小,并在60MHz出现一个小的峰值,而电场E的平均谱从0.1到30MHz均按f-1 减小,在60MHz也出现一个小的峰值,磁场H的平均谱与电场E的平均谱一致,辐射谱中60MHz的峰值是闪电起始阶段中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地闪云内过程的起始阶段辐射特征与云闪没有本质的差异;青藏高原雷暴中存在反极性的云内放电。应用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的多重分形谱估计技术研究表明,地闪回击辐射场多重分形谱具有显著的谱宽度(平均为1.5),最小标度指数(平均为-0.11)是与接地相联系的重要的地闪特征参数;强放电前放电过程具有强烈的奇异性和明显的多重分形性,谱宽度 ,最小标度指数 ;随着放电的活跃,表现出明显的增加。本研究中也进行了闪电产生高能粒子辐射的初步观测。
中文关键词闪电宽带干涉仪 雷电电磁脉冲 HF/VHF辐射频谱
英文关键词Lightning broadband interferom
学科分类0805 - 大气科学;08 - 地球科学
资助机构CN-NSFC
项目经费350000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国家中国
语种中文
来源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文献类型项目
条目标识符http://gcip.llas.ac.cn/handle/2XKMVOVA/195326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万胜.闪电辐射源定位和HF/VHF频段辐射频谱特征的观测研究.200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万胜]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万胜]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万胜]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