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hange Data Portal
碳捕集与封存对中美两国实现深度脱碳至关重要 | |
原文题名 | Deep Reductions of Committed Emissions from Existing Power Infrastructure: Potential P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
《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 |
译者 | 廖琴 |
发表日期 | 2019-12-03 |
原文网址 |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9b06858 |
正文 | 2019年12月3日,《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发表题为《大幅减少现有电力基础设施的承诺排放:美国和中国的潜在途径》(Deep Reductions of Committed Emissions from Existing Power Infrastructure: Potential P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的观点性文章,概述了美国和中国应如何解决其承诺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文章指出,对现有电力基础设施进行碳捕集与封存(CCS)改造对于大幅减少两国的碳排放都至关重要。但由于两国发电基础设施和能源结构的差异,其实现深度脱碳的途径不同。 美国电力基础设施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煤炭是主要的电力来源。目前,廉价而丰富的天然气推动了燃气联合循环电厂的产能扩张,燃气联合循环发电能力已经超过了燃煤发电能力,并将继续成为美国电网的主要供应商。因此,CCS改造并不被认为是减少现有燃煤电厂排放的一种全能型方法,尽管在最高效的燃煤电厂中存在部分捕集二氧化碳的潜力。CCS的部署应集中在联合循环天然气工厂的改造上。 中国在能源结构和化石能源基础设施方面与美国相反。中国现有的燃煤发电能力达到940 GW,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近65%,燃煤电厂平均使用年限仅为12年。燃气发电能力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最近新建的现代燃煤发电厂是超临界或超超临界的,它们的效率通常高于40%。如此年轻且经过改善的电力行业不太可能很快被淘汰。因此,中国必须对新建燃煤电厂进行CCS改造,以实现深度脱碳。 未来几十年,美国的天然气发电厂和中国的燃煤发电厂可能会继续排放二氧化碳。推迟对现有电力基础设施的减排将危及1.5 ℃的气候目标。为了大幅减少碳排放,两国需要考虑部署CCS,但在淘汰落后低效的化石燃料发电厂的同时,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尽管CCS是必要的,但该技术尚未得到大规模的验证,并且成本仍然很高。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商业规模的CCS项目在运营:美国的佩特拉诺瓦(Petra Nova)和加拿大的边界大坝(Boundary Dam)。现在需要更多的大规模示范项目。政府应该通过监管、经济和政策手段来加快CCS部署的步伐。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gcip.llas.ac.cn/handle/2XKMVOVA/115642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碳捕集与封存对中美两国实现深度脱碳至关重要. 2019.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