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布地球大数据报告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科技资讯 |
时间:2019-09-27
作者:
董瑞丰 来源:[中国] 科学网 |
关键词: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 可持续发展 |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董瑞丰)科学家在评估了我国粮食生产用地、灌溉耗水和化肥施用强度等因素后得出结论,近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系统朝着更为持续的方向发展。
上述结论出现在中国科学院27日发布的《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中。该报告也是我国日前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的文件之一。
报告聚焦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等指标,采用众源数据采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法,遴选多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地区提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评估服务。
此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但议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数据缺失、方法不完善等挑战,迫切需要相关科学技术推动落实。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负责人郭华东院士说,地球大数据是深度认知地球的新引擎,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可发挥重大作用。上述报告在数据、方法模型和决策支持方面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解决方案,可为其他国家落实议程带来有益借鉴。
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说,中国用实际行动走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进程的前列,以科技创新作为支撑,面对可持续发展这个人类共同的宏大使命所提出的新需求和新挑战,不断做出贡献。
中科院2018年初启动“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未来还将建成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原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1015.shtm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