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尾迹产生全球变暖效应。图片来源:Roman Becker/EyeEm/Getty
本报讯 飞机留下的凝结尾迹只能持续几个小时。但如今它们的分布是如此之广,以至于其变暖效应超过了自莱特兄弟首次飞行以来,飞机释放并在大气中累积的所有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全球变暖。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学》杂志。
更严重的是,德国大气物理研究所的Ulrike Burkhardt和Lisa Bock发现,到2050年,这种非二氧化碳变暖效应将增加两倍。
“很多人一直在谈论停止增加航空交通量的必要性,但人们并没有把这当回事。”Burkhardt说。
她认为,正在进行的讨论几乎完全集中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上。“如果非二氧化碳的影响大于二氧化碳,这就是个问题。”
“非二氧化碳变暖是一个明明存在却被人回避的问题。”比利时交通与环境组织的Bill Hemmings说。
所有燃烧燃料的飞机都会留下废气和烟尘的痕迹。在高海拔地区,水蒸气经常凝结在烟尘颗粒上,并冻结形成卷云。后者根据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可持续几秒钟到几小时。
云既能起到降温作用,也能起到增温作用。它们将一些太阳光反射回太空,但也阻挡了地球表面辐射的一些热量。平均而言,薄的自然卷云和尾迹都有净变暖效应。
Burkhardt和同事利用一种大气计算机模型,估算了飞机尾迹在2006年引起多大程度的变暖以及到2050年可能引发的变暖程度。其中,2006年是可获得详细空中交通数据的最近一年,而到2050年,空中交通流量估计将比现在高4倍。
该团队的结论是,到2050年,飞机尾迹的升温效应将从2006年的每平方米50毫瓦上升到每平方米160毫瓦。(徐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5194/acp-19-8163-2019
《中国科学报》 (2019-07-02 第2版 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