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登录
中文版
|
English
气候变化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Climate Change Data Portal
登录
注册
ALL
题名
作者
发表日期
学科领域
关键词
文献类型
来源机构
存缴日期
收录类别
出版者
资助项目
学科门类
来源期刊
图片搜索
粘贴图片网址
首页
科技资讯
快报文章
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科技报告
情报产品
数据集
专著
领域专家
研究机构
基金项目
学术会议
态势分析
CCPortal
开始提交
已提交作品
待认领作品
已认领作品
未提交全文
收藏管理
扫一扫
“科学”号在西太平洋采集到稀有深水海兔
科技资讯
时间:2019-05-28 作者:
张旭东
来源:[中国]
科学网
关键词:
发现号
深水海兔
徐奎栋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统科学调查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在海底拍摄到的海兔(5月27日摄)。 新华社发 新华社“科学”号5月27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27日正式开始对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南侧系列海山展开调查,船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采集到稀有的深水海兔。 当天,“发现”号对一座海山进行了调查取样。在970米深度,潜水器实时回传的高清视频中出现两只头部粉红色、身体发白的蜗牛状软体动物。随船科学家判断它们是深海非常罕见的海蛞蝓(俗称海兔)。随后,“发现”号操作手精准地将两只海兔吸入采样罐。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采集到的两只海兔(5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摄 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奎栋介绍,俗称海兔的海蛞蝓其实属于螺类,全球已发现有30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海。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东北太平洋深水(水深大于200米)共发现了8种海蛞蝓,而西太平洋深水至今还未查到有记载。 据介绍,“发现”号潜水器当天调查的海山是一座平顶海山,顶部位于海平面以下800米,高度1400米。它在本潜次从海山东侧底部往上爬,展开底栖生物与岩石的调查及取样。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探海归来(5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摄 除了两只海兔,“发现”号还采集到柳珊瑚、黑珊瑚、海绵、柱星螅、海星、铠甲虾等20多种、60多个海洋动物标本。“我们在这个潜次还采集到了4种裂黑珊瑚,这是在邻近几座海山中很少看到的。”徐奎栋说。 “科学”号正在执行的是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统科学调查”航次任务,计划于6月23日返回厦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原文来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5/426843.shtm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