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ortal
95后博士生唯一一作发人生首篇论文,补齐“一块重要拼图”!  科技资讯
时间:2024-03-12   作者: 卜金婷  来源:[中国] 科学网
关键词: 博士生  南方科技大学  气候  

 

看着投稿系统里论文的状态改变,王泓愣了好几秒。 “又被拒稿了。”怀着沮丧的心情,王泓给导师刘俊国发了信息。 刘俊国颇感意外,直觉告诉他这次应该不会被拒。“这个研究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他亲自确认邮件之后告诉王泓,论文已经正式被接受。原来,由于第一次投稿缺少经验,又过于牵挂,王泓将系统更新的状态误以为是拒稿。 在这篇近日发表于Science的论文中,博士生王泓是唯一一作,她是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与利兹大学地理系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这位1998年出生的姑娘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可谓起点颇高。这项研究揭示了人为气候变化导致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河川径流季节性减弱。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俊国为论文通讯作者。

图片

王泓与导师刘俊国

图片

王泓等发表的Science论文

以兴趣为导向:补全最后一块拼图

“Think big and dream big。”2021年,王泓博士入学时,刘俊国就告诉她,要立足于全球热点的环境问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

于是,王泓选择将气候变化对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为她的研究方向。“我所感兴趣的,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强大的导师团给了王泓充足的底气。她开始扎根于此,并将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季节性的影响作为其中一个研究课题。 河川径流季节性描述了径流在一年内的周期性波动。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均值、极值和季节性这三个方面。然而,作为这块拼图的一部分,气候变化对径流季节性的影响却鲜少有人问津。 王泓解释,全球尺度的水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均或极端流量的变化上,而有关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季节性影响的研究要么缺乏全球代表性,要么没有明确考虑人为气候因素的影响。并且,由于河川径流受大气、海洋和陆地共同调控,影响因素诸多,演变机制复杂。因此,如何将人为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从诸多因素中剥离出来,目前仍缺乏合适的方法。 在该研究中,王泓等人攻克了上述难点,他们以1965-2014年间全球10120个水文站点的月河川径流数据为基础,引入了分配熵,并且结合观测重建的径流数据与先进的全球水文模型进行了归因分析,评估了全球河川径流季节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历史演变趋势及其驱动机制。 研究发现,约21%的水文站点的河川径流季节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北半球50°N以上地区的河川径流季节性明显减弱。无论是传统的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的检测和归因方法,还是优化了信噪比的最优指纹检验法,结果均显示,人为气候变化使得河川径流季节性减弱具有99%的置信度。 “自2021年以来,国际上开始关注全球尺度内河川径流年均值和极值对人为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然而在河川径流季节性如何受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初步的认识。”刘俊国表示,该研究巧妙地完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河川径流影响图谱中的最后一块重要拼图。 该研究也呼吁人们关注气候变化加速的未来,并开始考虑面对气候变化的缓解战略和适应规划,以应对河川径流季节性的减弱。

拒稿、延毕:关键时刻导师拉了一把

让王泓发出“又被拒稿”的感叹,是因为他们论文的投稿过程颇为曲折。 得益于南科大的培养方式,王泓在大三时就选择刘俊国作为导师。在这项研究中的关键时刻,是刘俊国拉了她一把。 时间回溯到2022年12月,他们先是将论文投给了Nature,但这项重要成果却遭到了拒稿,并建议他们投Nature子刊。 彼时,这是王泓博士生阶段的唯一成果,“恐怕真的要延毕了。”但这个爱笑的女孩很快就平复好心情。她根据审稿人的意见,仔细修改了3个月,“我们补充了很多数据和分析,让文章更加完备。” 王泓考虑到毕业问题,想着赶紧投稿到一个子刊。但刘俊国深知这项研究的价值,他在水资源和全球变化领域深耕了几十年,“如果能投到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对以后的研究都会有启发”。

图片

刘俊国访问瑞士苏黎世 2023年5月,他们将文章投给了Science。没想到,却把编辑“难”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直到12月,他们终于等到了第一轮审稿意见。审稿人反馈认为,该研究非常有意义,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返稿。 “就像迷雾里的山一样,我根本看不清,一个月肯定是翻不过去的。”这是王泓第一次写返修信,面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她始终无从下笔。于是,她向刘俊国求助:“要不直接和编辑申请更多时间进行修改吧。” “时间固然重要,但是效率也很重要。不能完成也没关系,到时候可以申请延迟递交,最重要的是保证质量。”无论是出差的列车上,还是在会议的休息间隙,刘俊国总是会耐心地解答王泓遇到的所有问题。 结果短短3周,王泓就把这座大山翻过去了。当时,文章的主要作者都同意将修改后的内容返回,但刘俊国坚决说不行。 原因是不够严谨。他们从水文站点观测到北半球高纬度的径流季节性在减弱,这包含了人为气候变化和直接的人类活动对径流季节性的影响。根据经验,如果水文站点建在水库的上游则不会受影响,反之则会受影响。一开始,王泓等人直接把水库上游的水文站点确定下来,目的是排除观测数据里水库的影响,但他们并没有数据支撑。 本着尽善尽美的科研态度,刘俊国说:“要么不改,要么就要改到最好。”当时,刘俊国在北京出差,他让王泓来北京找专家咨询。于是,王泓买了一张时间最近的机票,到达北京已经是次日凌晨一点多。

图片

瑞士工程科学院院长为刘俊国颁发院士证书 正如刘俊国所料,专家也重点指出了这个问题。最后,王泓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料,更换了研究方法,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第一轮审稿结束,他们的论文被顺利接收了。于王泓而言,她成功地翻过了心中那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太阳一定会照常升起”

王泓是幸运的。 无论是刘俊国,还是利兹大学的两位导师都给予她充分的支持,并尊重她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去做吧,看看有什么结果”。 遇到难题,导师们都会力所能及地给王泓提供帮助。“大家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积极找外援,例如找导师聊一聊,他们会给你一些很好的建议。”王泓说。 王泓坦言自己是个乐观的人,不会过度地沉浸在悲伤中。不过,在被Nature拒稿、Science一度找不到审稿人的时候,她一度崩溃和焦虑。出去旅游、享受美食,还有找好朋友吐槽,都是她缓解压力的最佳方式。 

图片

王泓在意大利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王泓也会“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甚至有时候因为睡懒觉错过了导师的电话。“我一般下午和晚上做科研,这时候我的效率很高,就算我早上起来了,我也不想干活。”王泓笑着说。 目前,王泓的毕业进度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但她说:“太阳一定会照常升起!科研就是会起起落落,也许可能再也不会起来了,但是没关系!” 以前,王泓曾想过,“如果我的Science被接收了,晚上做梦我都会笑醒。” 而现实是,她并没有笑醒,因为那天晚上她兴奋得睡不着觉。   参考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i9501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原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944.shtm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