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科学》杂志刊发了一项中外科学家合作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完成震后快速高精度地表破裂记录,强调地震中地表最大位移不一定出现在震中位置,这为大型走滑型地震事件导致的地表变形、破裂在复杂断层系统之间的传播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我们进行了一个月的现场考察,包括无人机航拍、野外地质考察(对断层造成的地表位移进行详细测量),将收集到的无人机数据建模处理,相较卫星数据,我们的数字填图精度达到厘米级,是非常及时、高精度的震后地表记录。”上述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孟建南说。
2017年开始,研究团队在土耳其开展新构造和大地构造演化研究。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部大地震是该区21世纪以来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事件。
?
首震发生后第十天,科斯基教授研究团队成员孟建南到达震区,与项目组海外合作者成员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地质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埃尔丁·博兹库特教授共同开展震后地质调查。
项目组在地表破裂痕迹被降雨、洪水、灾后重建以及其他震后变形作用破坏之前,对该次地震事件造成死海断层、东安纳托利亚断层的地表位移进行系统实地测量,并选取代表性区域,对地震导致的地表破裂进行厘米级的无人机填图,并以数字地图形式永久保存。
研究团队结合本研究开展的实地勘查结果、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数据和卫星图像数据,发现地表最大位移并不一定出现在地震的震中,与此前普遍认为“震中为地表破坏最大位置”的观点不同。
孟建南介绍,本次地震事件清晰地展示出,地表破坏最大的位置距离震中47.5公里,而地震震中位置未见显著地表破裂,地震活动与地表破坏程度关系的复杂性,并非简单距离关系。
因此,上述研究团队强调,地震震中并不一定是地表破坏程度最大的位置。
地表脆性变形如何响应地震事件发生,其破裂过程和变形有哪些特征,它们在震区断层系统之间如何传递?该研究团队首次完整记录震后地表变形的初始特征。
研究发现,本次地震事件中,地表最大位移恰好位于断层交汇位置,破裂通过交汇处沿东安纳托利亚断层继续传播,诱发新的大规模地震活动,该研究对传统观点“断层的交汇处通常会限制破裂的传递”提出了挑战。
该研究记录的地表破裂和变形准确位置显示,地震形成的新生破裂和断层不仅会激活一部分先存的薄弱面(先存断层面或岩体接触面等),同时还会直接切过盆地中央和山脊形成全新的断层。
“这对古地震研究提出了新思路,盆地和山脊也可能有地震记录,常规古地震勘察工作往往会忽略这些地方,这意味着部分古地震事件可能没有被统计。”孟建南说。
据介绍,这项研究及时记录了震后地表的破裂特征,清晰展示其在不同断裂系统中的传播规律,揭示多个转换型板块边界对板块运移的响应和形成灾难型地震事件的具体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地震事件对人类社会的直接影响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最新研究发现:震中不一定是地震最大破坏位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