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ortal
孙发平:“世界第三极”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些什么?  科技资讯
时间:2022-04-22   作者: 潘雨洁  来源:[中国] 科学网
关键词: 世界第三极  双碳  生态  

 

(东西问)孙发平:“世界第三极”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些什么?

中新社西宁4月22日电 题:孙发平:“世界第三极”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些什么?

中新社记者 潘雨洁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愈发成为国际共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中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双碳”目标对全球而言意味着什么?作为“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抑制气候变暖有何特殊作用,能够为“双碳”实践提供哪些有益参考?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孙发平,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首次明确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为何提出这一目标?

孙发平: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燃烧化石能源,工业过程以及农林和土地利用变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滞留在大气中,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荷兰环境评估署2020年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年均增长1.4%,到2019年创下历史新高。

为应对气候变化,全世界190多个缔约方共同签署《巴黎协定》,其核心是在本世纪末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摄氏度内。当前,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传播,更加引起人类深刻反思与自然的关系、关注气候治理。

在此背景下,46个国家和地区已实现“碳达峰”,主要为发达国家。中国于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40年中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能源结构优化等巨大挑战。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主动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自我加压”式地提出这一“双碳”目标,体现与全球一起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决心和面临全人类问题时的大国担当。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孙发平:从全球来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其意义不亚于三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先后经历蒸汽、电气、原子能和信息时代,从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业,再到流水线生产和人工智能,工业化进程中伴随生产力极大提高,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也发生巨大改变。而“双碳”虽然没有标志性的时代产物,却同三次工业革命类似,随着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偏好、价值理念均“更新换代”,技术革新所追求的目标也会实现从“提高效率”到“循环可持续”的重大转变,其影响力将广泛、持久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应该认识到,当下中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双碳”目标虽然带来巨大挑战,却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追求生态文明、绿色技术和低碳生活,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需求。

中新社记者:青藏高原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有何特殊作用?该地区能够为“双碳”的区域实现路径提供哪些有益参考?

孙发平: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是人类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碳汇作用。

有关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占中国碳汇的14%;冰川覆盖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的冰川集中地;不同类型湿地和土壤有机碳储量达1600亿吨的多年冻土区,均是重要的有机碳库。

因此,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对涵养碳汇功能、提高自然吸收碳的能力、控制温室气体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受地理气候条件制约,长期以来,青藏高原人口少、经济欠发达。以该地区青海省为例,曾长期依赖矿产资源发展经济,高污高耗的重化工产业约占工业的80%。然而,利用高原“富光丰水风好”自然条件,近些年建设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创新技术、承接发达地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了本地产业和能源结构升级、优化。2021年底,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90%,并建成中国第一条百分百清洁能源特高压外送通道。

由于清洁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会受水情、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易造成电网运行“冬枯夏丰、日盈夜缺”问题。为此青海地方政府通过构建“风光水储多能互补”模式,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建成全球最大水光互补发电项目,有效提高了调峰能力、让电能输送更加平稳。

同时,作为中国西部碳汇丰富的地区,青海利用电价优势吸引东部数据中心等高载能、低排放的企业及上下游产业到当地入驻,实现“东数西算”,提高当地工业化水平,达到产业融合与新能源本地消纳的双赢。

从青海的例子可看出,地区在实现“双碳”的过程中,短期内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制约,但如果能因地制宜、充分发掘自身优势与潜力,压力亦可转化为强劲发展动力,为区域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中新社记者:以青藏高原为例,请您谈谈在实现“双碳”的过程中,怎样增强生态与社会的协同效应?

孙发平:青藏高原上的塔拉滩,曾经98.5%都是沙化土地,降水稀少、寸草不生、黄沙漫天,严重影响黄河上游生态安全。但是,利用海拔高、日照足的优势,该地区从2012年开始修建光伏发电基地,目前面积扩至600多平方公里。

戈壁滩上,太阳能光伏组件排成一圈圈同心圆,能有效阻挡、降低风速,定期清洗光伏板增加了浇灌量,板面阴影部分可减少水分蒸发,草势渐渐葱郁,种上雪菊、透骨草等高原生态作物,草原植被恢复,整体环境改善,广袤平整的荒漠化土地上建起“光伏海洋”,附近牧民帮助清洗光伏板和电池组件,养起“光伏羊”,提高了经济收入。

近年来,中国多地采取“光伏扶贫”模式,在农村居民住宅屋顶和空闲土地上打造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不同区域还开展农光、牧光、林光、光伏治沙等“新能源+”项目。这些做法协调生态效应与社会发展,与“双碳”最终追求的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提升人类福祉的目标相一致,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国家或地区在实践中应怎样破解低碳、经济与安全的“矛盾三角”?

孙发平: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全面脱钩需要工业化全面完成、科技发展与市场调节机制达到成熟。而在与青藏高原类似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还在上升,能耗与碳排放需求难以降低,低碳发展模式必然在短期内降低经济性。

就一地而言,先发展再降碳,或是一味求快,在迭代技术、产业未出现时就去高载能、高耗能行业,都是应当避免的倾向。

实现“双碳”,需要系统筹划、科学定峰、先立后破,从长远出发,对生态保护、低碳发展、产业构建、就业稳定、民生保障等多重因素预期管理,出台切合实际的法规政策,协调进度,稳妥、梯次减碳增汇。

我认为,地区在目标实施阶段可先不考虑碳汇增收,以碳源碳汇相等为导向,加快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补链、延链、强链产业,逐步代替高载能行业吸纳就业。同时,加强工业、商贸、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倡导全民绿色低碳生活,最终达到低碳、经济与安全的平衡。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双碳”目标之下,中国如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孙发平:近年来,中国在“双碳”实现进程中,通过对接“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消费需求,加强与沿线各国的能源合作。

青藏高原是中国内陆通往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南亚各国可与中国青藏地区强化区域联动,在电力、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组织人才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

以尼泊尔为例,该国水电蕴藏量丰富,但水电建设不足,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3%。与中国青海、西藏等地合作,能有效缓解尼泊尔电力供应紧张,还可向邻国输出、创造外汇收入。同时,合作也为中国的清洁能源企业创造机遇,带动光伏电池、风电机组等配套组件出口和技术输出。(完)

受访者简介:

孙发平,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青海学者”“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学和青海经济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独立、合作、主编书籍10余部,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青海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9项、各类委托课题40多项、智库报告60多篇,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 20多篇智库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原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797.shtm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